又一家新三板企業準備“出逃”。
8月1日,江蘇省中旗作物保護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稱“江蘇中旗”,831223)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公開了2016年度半年報,四天后,江蘇中旗的招股說明書出現在證監會的官網上。
目前江蘇中旗主要從事農藥及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種類主要為除草劑和殺蟲劑原藥、制劑及中間體等,根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布的全國農藥企業銷售百強排名,江蘇中旗在2013-2015年排在50位左右。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江蘇中旗擬登陸創業板,發行不超過1900萬股A股,計劃籌資5.80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將按照輕重緩急被投放在“淮安國瑞化工有限公司新型農藥項目”(下文稱“新型農藥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上。
從最新披露的半年報來看,在2016年上半年,江蘇中旗實現營收4.24億元,同比增長2.68%;凈利潤為4088.90萬元,同比下降21.08%。江蘇中旗表示,營收增長主要是由于業務規模擴大,導致銷售收入增加;而凈利潤下降則主要是由于市場變動很大,部分產品單價下降較快導致。
出逃新三板
2014年10月28日,江蘇中旗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不到4個月,也即2015年2月,江蘇中旗發布公告表示,由于公司的IPO申請已被證監會受理,公司股票將暫停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轉讓。
在新三板實施“分層”政策之后,江蘇中旗處于基礎層,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不管是創新層還是基礎層,“出逃”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三板的流動性較差,交易量較低,難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但從目前來看,轉板成功的幾率并不大,有關媒體報道,2015年共有60家新三板公司披露IPO公告,最終只有4家通過輔導驗收。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新三板企業轉板需要經歷暫停交易、摘牌、上市輔導、IPO重新上市的流程,在排隊的期間里,公司難以通過股權融資獲得資金。
從招股說明書上看,江蘇中旗目前并非“不差錢”,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正在履行的借款合同總額超過1.80億元,除此之外,江蘇中旗還為子公司富萊格的銀行融資提供了9500萬元的信用擔保,為子公司淮安國瑞的銀行融資提供3億元的信用擔保;富萊格亦為江蘇中旗的8000萬元銀行融資提供擔保。
招股說明書還透露,2014年12月,江蘇中旗與南京化學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項目投資入園協議》,擬在南京化學工業園區購買土地建設生產基地,該協議項下宗地價款總額約為3081.99萬元。
目前江蘇中旗的資產負債率約為50%。自2014年以來,公司的長期借款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江蘇中旗表示,這是為子公司淮安國瑞取得的5年期項目貸款,用于淮安國瑞廠建設。對于此筆借款是否與募投計劃中的“新型農藥項目”有關,截至時代周報記者發稿,仍未得到江蘇中旗的回應。
從招股說明書上看,新型農藥項目包含六個子項目,公司計劃在資金到位后四年內投資完畢,總投資規模約為4.7億元,目前江蘇中旗已經使用自籌資金先期購置了項目所需土地并開始環保、辦公等公用工程的建設工作。
由于目前A股IPO排隊企業眾多,且江蘇中旗在新三板掛牌僅四個月后就暫停交易,時代周報記者多次致電江蘇中旗詢問公司的資金儲備情況,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復。
全球農化“江湖”
如今的全球農化“江湖”,大體分為這樣幾個陣營:拜耳、孟山都、杜邦等六大農藥創新企業占據行業價值鏈的頂端,這些企業的競爭領域主要集中在新型農藥研發能力等方面,其他農藥企業很難對這幾家巨頭造成威脅。
除此之外,其他絕大部分農藥企業以生產非專利農藥產品為主,盡管從理論上來說,所有企業都能自有仿制已不再受專利保護的專利過期產品,但只有擁有較高技術水平和豐富研發經驗的企業才能開發出合適的工藝路線并實現工業化生產。從全球范圍來看,這些有一定技術實力和市場渠道的國際農藥企業組成了世界農藥工業體系中的“第二集團”,主要有ADAMA公司、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澳大利亞紐發姆有限公司等。
而在全球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第一集團”和“第二集團”中的企業將原藥和大包裝制劑的生產環節轉移到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這些國家的農業企業依托本國較為完善的基礎化工產業鏈條和較低的生產成本,在產能規模、產品質量與前兩大集團的合作程度等各個方面展開了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江蘇中旗就是一家向境外企業提供原藥的出口型企業,主要客戶有陶氏益農、拜耳等位于“第一集團”的農藥企業,報告期內(2013-2016年上半年,下同)超過50%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于當期出口銷售收入。這也讓公司難免會受到匯率波動因素的影響。
從招股說明書上看,江蘇中旗自2012年以來就加大了境內市場開拓的力度,境內銷售占主營業務的比例也從2013年的23.28%上升到2015年的29.02%。然而江蘇中旗也表示,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境外銷售收入仍將占有較高的比重。
目前,我國農藥產能世界第一,已成為全球農藥生產和出口大國,但在2015年我國農藥出口在連續五年的上漲后首次出現量價雙降,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分別同比下降8.06%和16.87%。不過,在出口的農藥中,原藥出口占比在逐年下降,而農藥制劑出口占比卻在逐年上升。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農藥市場信息中心主任顧旭東曾表示,目前國內多數原藥生產企業在國際農藥貿易鏈中扮演著“代工者”的角色,定位在價值最低的制造業環節,為國外企業發展提供了質優價廉的原材料,而高附加值制劑產品出口則一直處于劣勢。
而對于江蘇中旗來說,以原藥出口為主也意味著公司的營收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主要客戶經營狀況的影響。江蘇中旗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由于受到全球農化市場總體需求疲軟,部分產品主要客戶降低庫存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的銷量有所下滑。
由于農藥行業的特殊性,有關部門也對農藥行業實行嚴格的監督管理。2015年,農業部印發了《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方案表示,我國未來將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力爭實現農藥使用總量零增長,農藥用藥情況將會出現結構性調整。江蘇中旗表示,由于公司的主要產品符合我國農藥產業政策,且公司目前境內銷售比例有限,所以該項政策不會對公司的成長性造成太大影響。
2016年8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發布《關于修訂農藥行政審批申報材料要件的通知》,通知表示在“十三五”期間,原則上不再新增農藥生產企業,鼓勵有實力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搬遷等方式進入農藥生產行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大幅減少農藥生產企業數量。對于該項政策對公司有何影響,江蘇中旗未予回復時代周報記者。
【上一篇】 農藥產品群龍無首 草甘膦能否取而代之
【下一篇】新安江工業泵攜環保型真空設備亮相8月中國國際化工裝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