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蘇州信達生物收到期待已久的好消息——IBI308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這也是信達生物第四個獲得臨床批件的藥品。IBI308主要用于治療晚期實體瘤,其獨特的分子特性將有助于該藥在同類分子中脫穎而出,有望成為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后,IBI308的I期臨床試驗將很快進行。
成立剛滿五年的信達生物如今聲名顯赫,去年起,先后兩次與美國禮來制藥集團達成合作協議,簽訂了支付總金額超33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構成,生物醫藥產業是國家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生物醫藥產業也是蘇州工業園區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正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快速成長。信達生物就是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亮點。
目前,在蘇州園區生物納米園,已聚集了430余家高科技研發企業,形成了新藥創制、醫療器械(含體外診斷)、生物技術等產業集群,并成為近10000名高層次研發人才集聚、交流、合作的創新產業生態圈。僅醫療器械領域就有100多家研發生產企業,包括景昱醫療、威盛納斯、桓晨醫療等,其中30多家企業獲得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160多個醫療器械產品獲得產品注冊證。冷泉港亞洲會議中心等項目更是使生物納米園成為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學術和產業交流中心。
“生態是吸引企業的重要因素。以產業鏈布局構建產業生態圈,以行業龍頭的吸附能力帶動周邊中小企業發展,提升產業規模層次,提高核心競爭力,這是整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不二法門’。”蘇州生物納米園總裁龐俊勇表示,生物納米園為之努力的目標就是構建全球最好的生物產業生態圈。
在近日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醫療器械高峰論壇上,蘇州灃沅醫療負責人奚廷斐透露,該公司研發生產的可用于治療心臟冠脈狹窄的全降解藥物洗脫支架已進入第三方評估階段,這一支架植入人體后可慢慢被吸收,有利于患者身體的自然修復。該項目從研發到最終投產預計需要投入1.5億元,目前一期、二期融資5000萬元。產品最快要到2022年才能上市,上市前還需進行融資。
據了解,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周期長,從研發、申報、臨床試驗到最終上市,一般都要三五年。這個過程中資金投入巨大,動輒上億的成本令絕大多數企業難以承受,不少企業只能一邊研發、一邊想辦法融資,效率大打折扣。
為了解決生物醫藥企業的這一需求,蘇州園區開足馬力為創新創業匯聚資本。龐俊勇介紹,目前,園區生物納米園已與國內多支專注醫療產業的基金建立合作,自身也投資了三只基金。下一步,生物納米園還將在風險基金層面尋求與上市公司合作。
多元化、專業型的孵化器也成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今年3月,達安創谷(蘇州)基地成立運營,這是蘇州工業園區首家生物醫藥創新孵化器。達安基因是國內領先的生物醫藥公司,已設立6只基金,規模達20億元。達安孵化器團隊在大健康醫療領域具有資源優勢,與園區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有很好互補性。該基地將依托達安基因上市公司平臺資源,為蘇州園區的生物醫藥孵化項目提供創業輔導與投資服務。
“在蘇州園區,政府、資本、創業者、科學家等各方面的資源被整合在一起。在這種思路下,我們一直積極與國際接軌,又陸續吸引了如專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美敦力中國孵化器、專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貝殼社孵化器等眾多創新創業平臺。”龐俊勇說,希望這些平臺能夠幫助更多的生物醫藥企業解決技術、資金等多種難題,不斷推動產業進步和集群發展。
【上一篇】 “G20”召開了,還不來套環保設備
【下一篇】全球鋰電池市場規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