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4月5日人民日報刊登文章《我國鋰電池產業發展勢頭較好》,回應被廣泛轉載的網文《一個人民還蒙在鼓里的陰謀》,這篇網文稱“鋰電池幾百項的知識產權國際專利都是日本和美國的”“全世界只有中國正在動力鋰電池上進行巨額投資”“我們國家生產動力鋰電池的企業幾乎全面巨虧”。
4月5日人民日報刊登文章《我國鋰電池產業發展勢頭較好》,回應被廣泛轉載的網文《一個人民還蒙在鼓里的陰謀》,這篇網文稱“鋰電池幾百項的知識產權國際專利都是日本和美國的”“全世界只有中國正在動力鋰電池上進行巨額投資”“我們國家生產動力鋰電池的企業幾乎全面巨虧”。
對于中國鋰電池產業全面巨虧質疑,人民日報采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領域首席專家、電池測試與應用技術聯盟秘書長、高級工程師王芳,王芳表示,國內專門生產動力電池的企業在前幾年的確處于虧損狀態,主要是因為動力電池的研發和生產投資較大,當時市場沒有形成,銷售較少。從2014年底開始,國內動力電池已出現供不應求,動力電池企業盈利情況得到好轉。
對于鋰礦資源主要被外國控制質疑,王芳表示,我國鋰電行業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關鍵材料均已實現國產化。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中國鋰資源儲量較為豐富,位居世界前列。
鋰電池
贛鋒鋰業2012年12月,公司擬不超過678.15萬元受讓優派新能源49%股權,加上2011年6月以2040萬元受讓其51%股權,將實現全控。該公司主營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等,擁有生產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核心技術及其它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
杉杉股份(600884,買入):公司作為目前我國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綜合供應商,形成了成熟完整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產品體系,產品種類覆蓋鋰電池正極材料、正極材料前驅體、負極材料及電解液產品。公司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市場占有率均位居國內前三位。
中國寶安(000009,買入)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貝特瑞是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目前全球74%天然石墨資源在中國)
電解液
江蘇國泰:控股子公司華榮化工(占78.895%)有2500噸鋰電池電解液生產能力,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40%。
新宙邦:公司是國內主要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供應商之一,市場占有率超過20%,公司開始以在華外資鋰電廠家為突破口,逐步向國際市場出口。
其他電池:均勝電子(電池管理系統)、當升科技(正極材料)、新宙邦(電解液)、滄州明珠 (鋰電池隔膜)、科力遠、駱駝股份、風帆股份。
【上一篇】 鋰電池行業點評:增速趨緩 降低預期
【下一篇】鋰電池生產項目正式落戶德州